“学历是我下不来的高台,更是我脱不下的长衫”。随着孔乙己文学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人抱怨着自己的生活,为了所谓的体面干着3k的白领工作,甚至没有餐厅服务员赚得多,只因为不想让别人觉得自己读了这么多年书却没有一份足够体面的工作。
许多网友评论:
“读书让我看到了更大的世界,但发现那个世界遥不可及,深重的无力感”;“上学时光觉得孔乙己可笑,没想到如今脱不下长衫的孔乙己,竟是我自己。”
孔乙己文学让许多还没有出社会的大学生感到了迷茫,不知道自己的能力到底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也不知道假如自己找不到一份体面工作的话又要如何跟家里交代。现实生活中难免出现“现实配不上期望”的困境,内心无法接受自己“高开低走”,又摆脱不了世俗定义的成功失败。家长的期望往往都是国企、老师、公务员,这也是我们传统意义上刻板印象的“成功”。远的不说,但凡岁数大点的人,爷爷奶奶辈的,基本瞧不起电影明星————就算你工资几千块,干三十辈子赚的钱比不了人家三个月赚的钱,还是瞧不起这帮戏子。而另一个传统意义上刻板印象的“不成功”——游戏行业,今天就让琅宝来给大家说道说道。
大部分家长(这里特指60、70、80后的家长)对游戏有着怎样的刻板印象呢?当年甚至有新闻将游戏称为“电子海洛因”“精神鸦片”,更多的家长擅长将自己教育的失败全部推到“游戏”这个原因上,并且自我洗脑成功认为真的是游戏害了自己的孩子,孩子成绩不好都是因为打游戏;孩子近视都怪天天打游戏;孩子身体不舒服一定是游戏打多了...这也导致今天仍然有许多家长不同意自己的孩子进入游戏行业。
那么进入游戏行业到底算“脱下长衫吗?”
许多人对游戏行业的误解总是游戏主播、电竞选手,是找不到工作不务正业的选择,其实游戏行业包含了各种专业的人才,计算机、美工、外语、市场...
首先先将游戏行业细分,分别是游戏研发、游戏发行以及第三方服务。游戏研发包含了制作、程序、美工、UED、PM、运营,游戏发行包括商务、游戏评测、CP评估,第三方服务包括游戏本地化、游戏配音、买量等等...游戏行业真的还是所谓的不务正业吗?
人们对游戏行业的偏见来自于媒体,让许多人甚至觉得做游戏的人也罪孽深重,许多上年纪的人不允许自己的孩子做游戏,这也才让游戏行业变成了“脱下长衫”的一种选择。
游戏行业从来不是游戏热爱者的天堂,身处游戏行业的人也并不是都是游戏热爱者,大家也不过都是打工人,但是游戏行业绝对不是“脱下长衫”。游戏行业的生存难度比传统行业要大得多,一方面政策压力不减,甚至愈演愈烈,让大环境变得越来越差;另一方面,正经做游戏的人越来越多,价值观正在变的正向,创作这件事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玩家对游戏质量的追求也比过去要高很多,现在做游戏的难度比以前大很多。
那么对于即将要毕业的同学们,要不要进入游戏行业呢?
我们要坚信:“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进入游戏行业的人不一定热爱游戏,热爱游戏的人也不一定能在游戏行业做得长久,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对于即将毕业的同学们千万不要病急乱投医式的广撒网投简历又或者是只凭喜好选择行业,对行业进行深度调研,再结合自身情况为接下来的毕业季求职做准备吧。
对于对游戏全凭一腔热爱想要入行的同学,琅宝要说慎重,先考虑一下自己的专业在这个行业里面能做什么,是否有自己的优势。做游戏和玩游戏大大的不一样,你真的了解了进入游戏行业需要做哪些准备?未来将进行什么样的工作?
玩游戏的乐趣你找到了,做游戏呢?比如说学母猪产后护理的同学,哪怕你再喜欢游戏,各种类型的游戏如数家珍,但是你进入这个行业能做什么呢?优势又在哪呢?不能仅仅就一句“我热爱游戏”就决定了自己的方向,激情谁都有,可是也是最容易没有的东西。如果全凭热爱抛下自己四年的专业去一个完全不擅长的领域横冲直撞,这是极度不理智的行为。
进入游戏行业之前先考虑自己能做什么,只要是你的专业能在游戏行业发挥自己的特长,将爱好变成职业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1、游戏技术方向
游戏技术方向最匹配的本科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很多学校在这个大类下有计算机网络、大数据、AI、嵌入式等等细分专业。但无论怎么分,核心课程是一致的——编程语言、计算机原理、算法、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等,这些都是做游戏必备的。
2、游戏美术方向
由于现代游戏非常注重画面表现与内容丰富性,所以游戏美术的人才需求总数非常大,一个百人级的游戏团队,往往有一半左右是美术岗位,除此以外可能还要外包一部分美术工作。除了游戏设计之初的美术,还有出海以后的美术本地化等等,对美术专业的人才需求量极大。
3、游戏策划方向
游戏策划的工作内容用一句话概述: 就是告诉整个团队的其他人我们要作出一个什么东西出来。这个职业最初也是不存在的(未被细分),最初一个游戏的规则设定就是开发团队(或者只有一个人自己)拍脑袋想出来的,所以最早game designer这个职位往往会和developer或者artist重合。直到游戏产业这个行业越做越大之后,游戏策划才逐渐的从原本的一人兼任数职独立出来,而随着后期游戏系统逐渐庞大,游戏策划的工作也逐渐细分,例如专门处理战斗和各部分属性成长等内容的数值策划;专门处理世界观和对白的文案策划;甚至在手游这种多渠道分发的形势下会有专门的版本管理(也就是所谓的本地化)...所以在策划这方面没有特定的专业限制,但是如果你要做数值策划,至少你需要有紧密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你要做剧情策划就需要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以及正确的三观;你要做本地化策划就需要对国外文化深度的了解以及语言能力...
4、游戏本地化翻译
随着越来越多游戏的出海,语言专业的小伙伴在游戏行业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一番天地。精通翻译的小伙伴可以做本地化翻译,语言水平达不到专业翻译水平但是能够日常交流的同学在本地化测试、项目助理等岗位也能大展拳脚。
最后回到最初的问题,到底进入游戏行业算不算“脱下长衫”?
游戏行业早就应该抛开过去的刻板印象,不是不务正业的人才去做游戏,相反,游戏行业现在对工作能力的要求更高,市场对游戏更高的标准让游戏行业逐步的“优胜略汰”,我们也希望有更多即将毕业步入社会的同学们有更创意的想法及热情为我们带来更优质的游戏。